第三十一天:
路線:甘肅張掖
里程:X
均速:X
騎乘溫度:6~25度C
卡路里消耗預估:X
張掖大佛寺周圍圍繞著特色商店建築,雖然裝修成分居高,
原味的只有幾棟,但逛起來格外有味道。
張掖落腳的飯店地點,與大佛寺相差不到一個區塊。
昨晚還鬧了個笑話,現在想想真搞笑。
晚上在露天廣場吃飯時,跟老葉說:
我們明天去大佛寺看看吧,大佛寺我茶一下在哪兒…
(殊不知身後那一大土塔,便是大佛寺內的建築物!)
雖然老葉回來一直笑我,但我覺得一樣半斤八兩,哈哈
身在泰山卻問泰山在哪兒…
進入大佛寺前,原以為是從吃飯廣場那兒翻牆過去(誤)
以為是從土塔那兒走過去,結果竟沒有門。
好吧,應該在土塔的後面那一面吧?
只好繞著這區快慢慢找。
這區塊似乎是刻意規劃的,與別的BLOCK區別,
這區塊整個建築特色特別顯眼。
飯館、賣穿的、小吃雜貨以及藝術精品,
全都是刻意營造傳統老建築的樣式。
這次出來有個證件忘了帶真垂心,
就是台灣學生證,有時可以買學生票。(雖然早已不是了!哈)
其實售票員、驗票員也是公事照辦,每個地方每個地方不一樣的人。
好比說阿房宮經理,熱情的招呼我們進去看看,
有時候學生證凹一下,也是可以買的到學生票的。
像120RMB的龍門石窟,打對折就省了近280塊台幣!
但就是沒帶!(老葉就不用了…臉絕對驗證不過)
但我有第二招!YH卡。
可這可得多費更多唇舌解釋,否則就祈禱遇到好人吧。
但就真的讓我遇見好人,打對折…41塊錢變成21塊錢…|||
有總比沒有好XD。
大佛寺外牆描繪著許多手繪,教特別也最大篇幅的是唐三藏取經故事。
可惜有些畫,已經斑駁掉塊,真是可惜。
進入首先要來個雙手合掌膜拜,哈哈。
大佛寺起建到現在已經九百多年歷史,
寺名幾度更改,現在主要稱”大佛寺”或”臥佛寺”。
第一個廳是大佛殿,也就是主景點大臥佛像所在殿堂,
阿~可惜內頭禁止拍照,只能拍到小小的手軸,
不過還是參觀得很開心,整間大佛殿只有兩個遊客,
可以很靜心的慢慢欣賞!
今天的參訪非常舒服,除了遊客少,打擾較少以外。
古蹟的化妝程度也比較少,僅留一兩次裝修的痕跡,
畢竟木頭容易腐爛蠹壞,要不替換是不大可能。
第二個廳叫”藝術廳”,主要是放置出土的藝術品、石碑、文物等。
比較有疑問的是,許多文物出土處寫著
從大佛腹肚中取出?這我就有些疑問了。
這會兒連管理員都不在了!不知跑到哪兒溜搭啦~
哈,不拍閃光燈拍總行了吧!
第三殿稱”經籍廳”,不說也知道意思,存放經文。
大佛寺廟的建立,除了代表西夏漢化政策外,
也是佛教東傳一個代表性的寺廟。
從第一個大佛殿到經籍殿,完全只有我與老葉兩個遊客參觀,
連管理員兩位都跑去QK了。
哈,這樣參觀才過癮!
接下來,就是鬧笑話的土塔啦!
以前土塔基本上排放許多佛像雕塑等。
而現在成為捐獻者的芳名錄,So Sad,本想說還會放些特別文物等。
這座土塔是除了大佛寺以外,特別顯眼的建築囉。
接下來還有山西會館,以及遊客中心。
山西會館內主要是一間關帝廟,以及一個頗大的牌樓。
但似乎就沒那麼特別。
張掖第一印象是個乾淨的都市,
風沙少、環境乾淨,另外~這邊的車子比較不會按喇叭。
晚上吃玩家常小炒後,走到附近的木塔寺晃晃。
我的天啊~以千人計的聚會場所!大夥兒又開始運動聊天囉~
交際舞、直排輪、街舞(連阿公阿嬤都跟著跳!)
這風氣真的很棒,心理、生理都有正面的幫助!
還有一群阿公用一支粗毛筆,用水替墨,
以地代紙方式,切磋書寫功力。
不禁讓我佩服,大開眼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