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天:
路線:甘肅敦煌市
里程:X
均速:X
騎乘溫度:X
卡路里消耗預估:X
莫高窟九層樓。莫高窟是集建築、繪畫、彩塑於一體的創作藝術。
昨天的極限挑戰風讓十一號起床時還微些發痠,拖到九點才起床。
早上打理完鎖碎,便下樓等公交前往莫高窟。
也算我們運氣好,這兩天甘肅這兒下暴雨,
昨天騎過來的路也是泥濘滿地,分不清楚路界,
聽這兒的人說,往莫高窟的橋斷了,今天才有公交過去。
唷呼~
公車誤點三十分,讓老葉等得很不開心。
待車來了,又得等半個小時,十一點才發車:D
等車的同時順便把水以及乾糧補齊,免得待會兒又被坑,
看著在這兒等車的遊客們也人手礦泉水,麵包等~
原來~這是大家知道的規則。
還好提早到,還不到發車時間,小巴就爆滿了!
從敦煌市區到莫高窟約25公里,車資八塊,搭公交需要三十分鐘,
沿路上會先繞市區接乘客,再順著我們昨天騎的路歪往莫高窟方向。
終於知道為何昨天不開放了,整座橋根本都不見了吧?
工人們只能用碎石泥巴等暫時替代道路滿足我們這些觀光客。
而且~公交一度還衝不過去埋在爛泥沙礫中!
遊客們還得幫忙”減輕重量”,幾個下來推車。
或許是道路搶救完成,開通第一天的關係,今天旅客並不很多;
很慶幸除了龍門石窟,華清池外,其它去過的景點遊客不很爆滿,
對於一個5A的莫高窟來說,這一點讓我很滿意!
到達的第一件事,便是先拿一把刀子往心頭一劃。
(開玩笑的~因為160RMB的錢就這樣飛了,會淌幾滴血)
買完門票,石窟還要走一段路。
路上會有些特色建築,不過看似沒那麼重要,不然就不會擺路邊了。
先入目的是莫高窟三個字,以為這個就是正門,是從這兒進入,
後來才知道原來到的是西側入口。
本已經把相機拎出來要寄存咧,因之前已有耳聞石窟內不給拍。
禁止相機、攝影機、香菸、背包等東西進入。
在東走200公尺後,才了解這是印象中的石窟門面。
照個幾張像後,乖乖把相機遞給寄存台,這次沒錯了吧!
拿著票準備從入口進入時卻被攔下。
原來這兒的導覽方式是會依照人數,組成一個小團體。
每個團體再從莫高窟研究所分配一個解說員,來作長達兩小時的解說。
唯一遺憾的,就是沒法用相機記錄這雄偉的歷史藝術品了。
莫高窟分為南北兩大窟,我們我參觀的石窟是南窟主體。
而這兒又包含487個大大小小的洞窟,每個洞窟都有編號,
並且用鐵門加鎖關閉,必須由解說員帶隊打開進入,
參觀完畢一個洞窟解說員又會把它鎖起來,
避免閒雜人進入搞到此一遊或者竊盜這千年世界遺產。
(到此一遊真的蠻多的~很沒公德心)
而這樣兩個小時的參觀過程,解說員大概也只開放十個窟給我們看。
其它只是秀秀鐵門的味道了!
(但有一個方法建議以後去的人!因為團很多,一個窟塞不了兩個團,
有時候甚至有開十三、十四個窟,要看運氣!解說員可能就帶看十個,
也就是說看完解散後,繼續跟別的團一起看,可以看到不同得窟!
稍早就換團看,多看了幾個藝術品!)
莫高窟修建主要幾個時期,北朝、隋唐、西夏、元,
當然後來的朝代補上去得也有,例如清朝;
而又以隋唐這兩個朝代最為興盛,尤其在壁畫及彩塑。
石窟內主要有三大藝術:建築、彩塑、壁畫。
現有的石窟包括北窟總共有492個,建築指的是石窟窟內的架構方式。
因為石窟是用挖鑿出來的,不同的大小石窟都有它自己獨特的建構,
有中心塔柱窟、覆斗窟、殿堂、涅槃窟(棺材形狀),甚至大佛人型窟等。
每個洞窟開鑿的時期不盡量同,早的從北朝。
莫高窟內大大小小的佛像彩塑主要有兩種方式完成,
“石胎泥塑”以及”木骨泥塑”:
簡單的說石胎泥塑就是先在壁上簡單鑿出人物型態,
然後再用泥土裹著稻草等覆上塑型。
而木骨泥塑是用木頭架起支架後,再用泥土塑形。
塑像都是佛教人物,
最常見的佛像群是一尊主佛,兩位大弟子,兩位釋義菩薩,
有些窟還有還有天王、力士。
由於彩塑佛像由許多朝代製作,甚至加繪上去。
(個人覺得清代的畫龍點睛實在太爛了!把眼神都畫醜了)
所以每個都有自己的風格,好比說有些隋代得頭大身短、
唐代得栩栩如生。
(忘了哪一窟,一盤坐的菩薩的蕾絲還在~,
已垂在那兒一千多年了!而有些佛像頗為華麗,
甚至貼上金箔等裝飾,製作極精細!)
壁畫,最大的印象是千佛像,也有佛教故事、史跡以及
一些特殊的大幅畫!如極樂世界等。
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,有的瑰麗華艷,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。
現在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千佛像的臉、手、腳用金箔作的壁畫,
雖然大多被刮除盜竊走,但留下來的那幾兩小排小佛便讓我印象深刻。
這趟參訪跟了四位解說員,賺到了不少參訪不同石窟的經驗。
每個解說員最後都會帶到藏經洞這個話題,便會牽扯出一個人。
王圓籙,又稱王道士,
聽說那時這位道士是找到莫高窟五萬多冊經書的人,
而也是賣掉大半部份經書的罪人。
當然戰爭加上竊盜等,留下來的經書所剩不多,
僅存的八千多冊經書保存在中國國家圖書館。
可惜藏經閣今天沒開放><可惜了!
從十一點半參觀到三點左右,還真不過癮!
出了門之後,到附近繞繞,順便讓攤販賺一下,
買了支兩倍價格的冰棒解解暑。
石窟這兒還有郵局呢!門票用完直接寄信給別人~真方便
雖然購買欲衝動在我心中吶喊著。但看著那貴死人的價格卻讓我狂吐舌頭。
明天到市區市場買一樣的東西會便宜些!
這兒的車每半個小時一班,搭了三點半的車回去囉!
這個司機就厲害多,過”橋”一次成功!
坐在我隔壁的是一位德國阿多仔,真想跟他聊聊天,
可惜太累了!
最後只閒聊了幾句問候,他的背包客以及我的腳踏車旅行,
剩下十五分鐘基本上與周公在聊天。
(我感覺在大陸這邊的外國人,只要你不跟說你是台灣人,
他一概都把你當成中國人;但只要跟他說你是台灣來的,
他們就會把兩者分開,或許覺得台灣人普遍水準較高吧,
我自己瞎猜的,各位別當真!)
晚上跑來敦煌夜市瞧瞧,看看旅遊勝地的夜生活長怎樣。
內地以及外來觀光客,把敦煌這沙漠小城發展得挺亮的。
就連我們這樣腳踏車旅行,也都特意安排個拐彎,來敦煌走走。
(地圖上看便知,其實瓜州縣就可以近通柳園鎮,不必歪近來!)
酒店林立,商店滿街是;而夜世界也是熱鬧。
刻意從中間切西瓜進去,是一攤一攤的手工藝紀念品,
牛皮刻畫、胡揚木藝術、河田玉、月光石以及絲綢地毯藝品等等。
眼花撩亂啊!
倒是紀念品大概就不出這幾樣東西。
這兒的特色幾乎都是以新疆菜色為主,
大盤雞、牛肉麵、炒肉片等,當然最好吃也最爽的還是烤肉串啦!
像這樣的露天方式,是夜市這兒的特色,還可以叫小姐陪酒哩。
透一透氣,十一點,回飯店準備休息
迎接明天新的旅程。